央行售金协议
发布时间:2009/04/16
二战末期,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了1.8万吨,占全部官方储备的65%左右。战后,欧洲复苏,低估的汇率使得欧洲国家的国际收支产生盈余,而美国的贸易逆差则不断扩大,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降至1971年的9000吨。与此同时,欧洲的黄金储备急剧上升。
由于持有黄金没有投资回报,在80年代和90年代注重投资收益的氛围下,一些中央银行开始出售黄金。官方售金的预期严重打击了金价,导致金价波动加剧,并招致产金国的不满。为应对这一局面,美国等十五个国家在1999年9月26日签署了第一次央行售金协议Central Bank Gold Agreement (CBGA 1)。协议规定在接下来的5年内(每个售金的年度起于当年9月27日,止于次年9月26日),各国央行每年只能出售总计不超过400吨的黄金。五年合计出售黄金数量不得超过2000吨。期间也不得使用期货和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避险。
2004年央行售金协议续签,即CBGA 2。CBGA 2中规定,在接下来的5年内,各国央行每年出售总计不超过500吨的黄金,五年合计出售黄金数量不得超过2500吨。
从世界黄金协会提供的2003年国家官方黄金储备资料看,世界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.3万吨,约等于全世界黄金年产量的13倍。其中官方黄金储备1000吨以上的国家和组织有:美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瑞士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。在这些国家和组织中,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,为8149吨,占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24.9%。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%以上。
资料来源:和讯网黄金频道